资料图:大学生们围在用工单位工作人员桌前,接受初步面试。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青年研究
待业、择业、创业:我国青年就业机制的演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青年缺乏工作经验、对职业的期望值较高,就业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的青年就业问题尤其突出。青年就业机制就是指青年被如何配置到工作岗位上的机理。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青年就业机制的演变,从而得以揭示青年就业状况及其背后的宏观经济变化。
------------------------------------------------
我国青年就业机制的演变历程
1.等待就业(1978~1984)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但当时仍然是物资短缺并施行计划经济。新中国的经济基础很薄弱,又经历十年动荡,生产力低下,物资短缺。生产、分配都通过国家计划完成,出现了粮票、布票等。与此相对应,就业由国家包揽、实行“统包统分”制度,青年被动等待分配。这一时期的青年分为三大部分:大学生、学历较低的农村青年和城镇青年。
(1)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属于社会精英,这一时期全部被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当干部。他们一上大学,就端上了金饭碗、无失业风险;很多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且分配的工作未必完全符合大学生的专业或兴趣爱好。用人单位没有独立的用人权,而有些分配来的大学生也不符合岗位的需要。
(2)农村青年就业。当时的城乡严重分割,农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983年以前严格控制人口流动;除了升学或当兵转业进城,广大农村青年被限制在农村。由于土地有限,并随着农业科技和机械化逐步推广,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他们只能以隐性失业的形式存在,即“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劳动能力没得到充分利用。
(3)城镇青年就业。当时的城镇青年到了劳动年龄,只能等待就业机会,一种形式是国有部门的招工或招干,机会十分有限;另一种形式是接班或顶岗。1978~1983年全国有1220万职工退休退职,子女顶替的有900多万人。1700万上山下乡知青大返城,大多数由父母的工作单位接纳。这种方式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也使一些不合格的子女被顶替进来。1980年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在形式上打开了“三扇门”,但仍属于国家主导的安置就业。
2.自主择业(1985~2006)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逐步展开的,1980年建立四大经济特区,1984年批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大批三资和民营企业的出现,完善了所有制结构,强化了企业的主体作用,并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时的青年就业机制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即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1)大学生就业。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毕业分配制度。1986年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在精英教育阶段,毕业生较少,大学生的就业结果较好。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2002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提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2005年国务院《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指出,通过助学贷款国家代还、落户等鼓励大学生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这些优惠措施引导了就业流向,减少失业并促进人才的均衡分布;但最终的选择权归大学生,仍体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特点。
(2)农村青年就业。广州、深圳等大批三资和民营企业需要招收大量工人;1989年政府也倡导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异地释放,大批农村青年进城,形成打工潮。他们获得可观的收入,但大多数从事加工制造、建筑、餐饮、保洁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还面临歧视、拖欠工资等问题。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保证金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执行劳动合同制度,搞好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养老保险办法等,这显然有助于增加青年农民工的自主择业能力。
(3)城镇青年就业。1986年接班的就业方式被废除;经1998~2000年国企“减员增效”攻坚战,铁饭碗被打破,大批职工包括青年职工下岗。2002年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对下岗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再就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企业吸纳下岗人员达到一定规模,以及下岗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大多数城镇青年只能选择去工厂、超市等中小型民营企业就业,还有被炒鱿鱼的风险。
3.多元就业,鼓励创业(2007至今)
经过改革开放30年GDP高速发展,已减速,进入经济新常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跨国公司和外向型企业大幅减少用人需求。另一方面,近30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更追求个性化商品和服务;有些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降低了普通民众和草根的创业门槛。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012年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015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健全普惠性政策,全面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
(1)大学生创业。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朝气蓬勃、敢作敢为,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开阔的视野,应成为创业的主力军,更可能是高层次的技能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从2005年团中央引进国际劳工组织KAB项目,到教育部2012年倡导开展创业教育必修课,很多高校的创业课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打下基础,创业大赛点燃了创业激情,创业园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大学生创业率大约只有千分之几,但毕业生基数较大,创业效益较高。
(2)农村青年创业。随着农业发展,出现了播种、收割、销售等农业服务专业户,以及榨油、运输、文艺演出等生活服务专业户。就地创业,农村青年既可以获得较高收入,还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曾外出打工的青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阅历,返乡创业更有优势。
(3)城镇青年创业。城镇青年也可以当老板,创办餐饮、旅游、摄影、创意商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微企业,也可能成为增强旅游特色的一张名片。
青年就业机制不断优化的启示
1.青年就业机制不断优化
从最初的被动待业到自主择业再到鼓励创新创业,政府配置的力量逐渐减弱,而市场配置力量增强,配置效率提高。青年劳动力进入市场,通过比较与选择,更易找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也更能调动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职业生涯阶梯的攀升。用人单位拥有决策权,择优录取,确保符合工作需要,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创业则赋予广大青年更大的主动权和选择性,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
2.青年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由于就业机制的变化,青年就业的总体质量还是提高了,青年的总体工资水平在上升,重新择业的机会增多,创业还能带动更多青年就业并缴纳更多税收。在争取就业机会或准备创业的过程中,青年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了,而且通过相互竞争、提升国民素质,为我国经济的持久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源。
3.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青年就业与宏观经济发展与国家战略密切相连,青年就业机制的演变是我国经济体制不断优化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必然结果。财富大幅增加是青年待业转向自主择业的物质基础。进入经济新常态,创业恰恰是将创新和创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发展理念,对于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以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准确时代判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发展定位,都为我国青年就业机制的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及其具体的优惠政策,则直接为广大青年提供更肥沃的创业土壤。
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史,我国青年就业机制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尤其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实施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青年人力资本的价值得到更充分体现,并为我国经济持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广大青年应勤学苦练、获得更多的劳动技能,在新时代的就业大舞台上绽放光芒。
黄敬宝(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