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时事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正文

湖北黄陂泥塑代表传承人易厚庆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23-04-26 15:58:02
导读: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产生在游戏之间、劳动之中,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而流传至今。从乡间儿童的泥哨子到宫廷绅商的案头陈设,民间泥塑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丰富绚丽的世界。

以泥为墨 , 塑绘世界

——访湖北黄陂泥塑代表传承人易厚庆

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产生在游戏之间、劳动之中,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而流传至今。从乡间儿童的泥哨子到宫廷绅商的案头陈设,民间泥塑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丰富绚丽的世界。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欣赏角度也极为的丰富和多样化,更能贴近于人们的生活。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是人们追求其返璞归真的具体写照,同时也是当今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一种体现。一团面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承人易厚庆手中,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塑作品。耄耋之年的易厚庆在泥塑艺术道路上默默耕耘了50余年。易厚庆从青年时代开始从事泥塑和绘画艺术,以星星之火点燃黄陂泡桐泥塑传承,以自身力量传承泥塑文化。

泥土为伴 , 雕法精湛

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它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远涉重洋,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朴实、直观、真实和更加的“零距离”,给人们生活增加了新的亮点。泥塑作品在珍藏时间上也极具挑战性,而且还具有收藏价值,每件作品均是手工制做,皆为孤品,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陂是中国雕塑之乡,有悠久的泥塑历史传统,技艺朔熟,艺人辈出。黄陂泥塑(主要是泡桐泥塑)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黄陂农民泥塑运动是中国最有影响的雕塑事件之一。易厚庆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具有浓厚泥塑艺术氛围的地方。在祖辈泥塑艺人的影响下,易厚庆从小就对泥塑有着浓厚的兴趣。

黄陂泥塑艺人作品历史悠久,汉阳归元寺五百罗汉始建于清朝嘉庆1818年至清朝道光1830年,黄陂杵师易长情;徒弟易黑,易梅桃,师徒三人参加修五百罗汉堂和身像工程(相传原名龟山寺),在民国期间杵师易宜洲、易忠国等人到过木兰山和归元寺修佛像、做丹青。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进行加工提炼,创造而成的。1964年杵师易宜洲在易厚庆家做家具油漆时,易厚庆正式拜他为师。自此,易厚庆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学徒生涯。学艺是艰辛的。在1964至1973前,易厚庆在艰苦条件下,利用业余时间做泥塑作品展览,晚上饿了就用胡萝卜和红薯充饥,成绩是斐然的。易厚庆的潜心研究,坚韧不拔,让他成为当年黄陂泡桐第一个做泥塑的艺人,作出的作品也是泡桐的第一批作品。1973年冬在泡桐农兴小学制作的农业学大寨作品展,在1974年春节参观期间很多人慕名而来。1974年因其出色的作品,引起上级党委重视,担起泥塑下乡巡回展览责任。在推广泡桐泥塑过程中,易厚庆功不可没。1975年8月现场塑外国友人路易•艾黎塑头像四十分钟。1977年,在黄陂文化馆和武汉展览馆创作泥塑作品,黄陂农民泥塑和重庆工人雕塑两地作品在四川成都联展两个月。

精雕细琢出精品是手艺人的生产规则,易厚庆始终把这个创作理念深置心底,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的作品深受广大泥塑爱好者好评与赞赏以及业内人士的认可。娴熟的技艺塑造出形神兼备的作品,出色的作品让易厚庆备受赞誉。易厚庆先后获得“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证书)”、“红色乡贤之星团队第一名”、“2010年7月荣获湖北省美术家称号”、“2012年度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优秀奖)”、“新时代行业先锋”、“名人百科泥塑行业最具影响力人物”等荣誉称号,同时入驻中国行业影响名人百科数据库,荣登决策中国专家智库联盟副理事长。

泥雕翘楚 ,指尖艺术

泥塑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古老的常见的民间艺术,在我国有几千年深厚的传承,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当代。无论是高雅的殿堂之作还是农家的淳朴风情,泥塑艺术都在不断创新。从事泥塑创作数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砺,通过自身独到的审美见解和具有中国民俗韵味的艺术领悟,再加以精湛的雕刻手法,易厚庆的作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品多以案头精品摆件和人物肖像为主,质朴、传神、栩栩如生。1978年春,黄陂农民泥塑到北京美术馆联展一年多,有文化部颁发的红色目录本是庆祝建国30周年,绿色封面目录是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35周年1942-1977有实物作证,其他人没有作品目录本,目录本是黄陂泥塑文化艺术之乡根与魂的依据之一。

一块不起眼的泥巴,经过匠人充满魔力的双手,幻化成一个个艺术品,在指尖上绽放出泥土的芬芳,这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更是手艺人的独具匠心。作品《踊跃参军抗日》里,恰当传神的造型将孩童积极参军的形象惟妙惟肖的体现出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群众送粮》中,人民群众把手中粮食送到解放军手中,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该作品被湖北美术馆保存、收藏。易厚庆的作品不仅蓬勃着一种旺盛的生命精神,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追求,更借泥塑作品表达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群众的热爱。2020年2月易厚庆宅在家里做泥塑作品,借泥塑作品向抗击疫情的中国领导人员们和医务人员们诚心致敬,表现出中国必胜的决心、信心,以及身为国人的自豪之心。

根植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的先天艺术基因加上后天不断勤奋的探索、实践,使易厚庆的作品日臻成熟。他的艺术作品多次在中国美术馆、湖北美院等地展出;2012年5月黄陂泥塑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易厚庆荣获“黄陂泥塑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12年9月命名“黄陂泥塑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评为“湖北省黄陂泥塑代表性传承人”。

薪火相传, 奋楫笃行

在民间民俗文化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易厚庆创办泥塑工艺厂,让延续了百年的泥塑技术又重新绽放光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易厚庆把工艺厂经营得有声有色,并且自主设计了烧木柴烤工艺模具的烤箱,改革开放后烤模具箱原理被个体户利用后,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进而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付出了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易厚庆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泥塑的魅力。易厚庆的孩子们受父亲的熏陶在外地办工艺品厂,并在父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泥塑传统制造技艺。

岁月易,华章新。社会在悄然变化,万般变化让人眼花缭乱,但变化的背后总有着其不变的底色,即使时代万变,也不改初心。“计划免费给泥塑爱好者塑真人头像表演作留念,让泥塑爱好能学到做泥塑操作全过程,或者用电动三轮车带上黄泥巴,到集市场做泥塑公益性的活动,吸引泥塑爱好者们对泥塑感兴趣。”易厚庆真诚地说道。在工艺品不断商业化的时代,易厚庆却选择保持初心,不被这股浪潮裹挟,用最朴素和原始的方式,将泥塑艺术封存在一件件作品中,用手中的泥土记录千百年来万物百态,让泥塑在新的时代展现它独有的价值。

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代传承的中华文化。泥塑艺术传承,易厚庆一直在路上。易厚庆多次参加泥塑文化产业公益活动,免费为人们传授泥塑制作技术。作为非遗传承人,易厚庆如今的创作不是简单的一个物件,而是融入时代特色与时代精神,借助非遗工艺的一种新时代艺术追求。“我发现老百姓是真心喜欢塑泥塑头像的,所以我就计划在有生之年塑真人头像的艺术传承到下一代人很有必要。”易厚庆这样说道。

文化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一个成功的文化品牌能够有效地集聚大量的文化资源、资本、技术和人才,显著提升当地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易厚庆将黄陂李集护材岗村下易湾老家改建成为个人历史陈列室,在工商所注册了营业执照,并在中国文化知识产权局注册了泥塑商标泥人易,国际分类20类和35类,为举办公益性泥塑活动提供了场地支持。此举已不是个人之事,而是一地民间技术表现一方民俗文化,顺其自然的归属传承。

小小泥雕泥塑,深深文化情怀。泥塑这朵艺术之花在易厚庆的精心培育之下,博采众家之长,日益绚烂多彩、芳香怡人。“手随泥走,泥随手变。”泥塑对于易厚庆早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生的挚爱……

(责任编辑:白梓)
相关新闻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华焦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备案号:豫ICP备2021029863号-1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