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时事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正文

如东金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海青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23-05-09 17:35:55
导读:田野上,遍地金黄;粮仓里,喜气洋洋。在江苏南通的某片农区,一位敢拼敢搏的退伍青年,怀着筑梦田野、造福家乡的一腔热血,在这一片土地上,创造出了自己的辉煌。

斩破风浪求发展 ,田埂之上创生机

——访如东金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海青

 

田野上,遍地金黄;粮仓里,喜气洋洋。在江苏南通的某片农区,一位敢拼敢搏的退伍青年,怀着筑梦田野、造福家乡的一腔热血,在这一片土地上,创造出了自己的辉煌。也许是凭借着真诚实干的创业创新之情,亦或是依靠着慷慨互助的协同发展之意,原本无人问津的小小村镇在他的带领下,因新式农机合作社的创立与机械化自动化农业模式的普及,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以一方天赐水土,真正养活、养好了一方人。王海青用他的点滴行动,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新目标、新希望。

真诚实干抓质量,走南闯北寻发展

王海青,1975年生人。1994年,从学校毕业后,王海青便通过军检,直接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1998年,王海青正式从队伍中退役,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家乡——如东县新店镇月池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在王海青的眼里,家乡是养育他、成就他的地方,因此对于这一片土地,他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烈的爱。回到家乡后,他便四处考察,决心要做出些改变。

服役期间,王海青被分配至黑龙江齐齐哈尔农场参与农业活动,在基层之中学习各类农机工具的使用。王海青在学习期间刻苦努力,因此,他熟练掌握了各项基本知识,并出色完成了实操任务。放眼家乡农田,王海青自然也是得心应手。经过一番筹备,他从农机方向着手,开始了他的新征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部队的那几年,王海青磨练出了坚毅不凡的品格,这也为他展开工作提供了十分强大的内驱动力。王海青走访周边,挨家挨户地邀请老百姓积极参与;为了发展农业机械化,他不惜四处筹钱,买下全镇第一台高性能进口收割机、插秧机、机耕拖拉机;同时,他凭借一股敢拼敢闯的冲劲,成功召集了百名农民加入;他带着众人走南闯北,走遍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福建、上海、浙江、辽宁、黑龙江等无数个省区,跨越艰难险阻,接手项目工作。老天不会辜负努力的人,因为工作负责可靠、效果优良显著,合作方们对其团队连连称好,续签合同源源不断,也算是走出了第一步。2011年,如东金发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乡亲们看到显著的成果后,不置多言,纷纷主动加入。

“不管结果如何,信誉第一。”这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人民子弟兵出身的王海青一身正气,明了品牌信誉对站稳脚跟的重要程度。随着公司发展不断壮大,在管理层面,王海青制定了各项条例条规;在实践层面,王海青从源头对产品进行规范:统一耕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王海青将“四个统一”牢记心中,只为向大家提供值得信赖的、高品质的农产品。

经过十余年的沉淀,合作社累计投入资金600余万,拥有各种大型农机具120多台;同时,2013年成立的如东海青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合作社吸纳了500多名劳动力,创下年产粮食销售新高,解决了村内村民们的吃饭问题,提高了整片区域的收入,为如东土地流转与粮食规模种植打了个好头仗。

紧随时代脚步,坚持创新进步

“创新,就是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理念,再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来,运用在生活中。”对于新鲜的事物,王海青并没有全盘排斥,更不支持盲目跟风。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面对出现的“新”,王海青及其团队选择一种辩证的方式合理对待。对农作社、农场有好处的新鲜事物,他们就积极地汲取。种植方面,王海青会四处寻觅新的品种,通过实验判断其效果,再向大众推广。他们敢想敢做的精神,在南通一带起到了不错的带头作用;王海青及其团队先行先试,实行粮食种植、农机作业、粮食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销模式,在南通地区加快引进智能农机耕作方面实现了首创,同年获评“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减少化肥用量、多施有机肥、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灌溉无污染水源”是王海青实现水稻标准化生产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新品种的研发上,王海青选择了更为专业的、系统化的改革方式:他主动与江苏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与县级水稻专家对接,进行安全无公害绿色稻米种植,发挥自身的田地优势,运用科学技术的精准性“对症下药”,大胆优化革新;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王海青同更多的高校,如南京农业大学等展开了一系列的新合作;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十大引领性技术示范方”的评选上,运用“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种植的田地脱颖而出,备受各方赞誉,屡次成为全省和外省业多地务农人员的观摩点,王海青的种植技术也由此向全国范围广泛推广开来;此外,王海青投资60多万元购置侧深施肥插秧机、自走式喷药机、自动流水育秧等现代农业机械,将水稻种植亩产稳定在750公斤以上。

面对兴起的“互联网+”潮流趋势,王海青也带领着乡民们加入其中。除原来单纯的现产现卖、就近销售的方式之外,他们也尝试着接触电商行业,将部分粮食进一步加工为衍生产品,换上新颖的、受大众喜爱的包装,放入线上店铺,供人挑选。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销量;王海青注重品牌的打造,在选品上就十分谨慎,精心挑出“南梗5055”、“南梗9108”、“宁香粳9号”等优质品种,投入线上销售;王海青充分利用电商的优势,在同高校合作的过程之中,合作社所创立的精包装“南荡河”牌优质大米通过产地直销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获得市场广泛好评。如东大米全年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量达2000多吨,销售额达1200万元。“互联网+”销售模式为如东大米走向高端市场做出了新的贡献,新店镇也因此创举荣膺2019年江苏省“味稻小镇”品牌嘉奖。好的销量推动产量进一步增加,丰厚的收获提高了人们的积极性,继而促使人们创造出更具特色的高质量产品,如此良性循环,乡亲们深刻感受到了时代变化带来的新机遇,用实际行动验证了创新的巨大作用。

协同发展相扶助,小康大道共同富

“一人致富不算富,百家都富才是富。”王海青建设家乡的初心便是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从创业初期,到如今规模逐渐加大的十余年里,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公司的用人规模并不大,创办合作社时期,人们选择加入或许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企业能做到如此形势,自然离不开王海青的付出与努力。王海青把自己所经营的合作社看成一个平台,由农户们自行选择加入与否;王海青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成员,将大家组织在一起,对他们进行免费培训,自己却不额外收取费用,以真诚相待,而非用一系列条条框框打消农户积极性;在普通农户稻米销路不通畅之时,他选择以高于市场5%左右的价格收购乡民们的优质大米,再利用自己的渠道推向市场。合作社、农场创办的这些年,也为村内的百姓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大范围地解决了乡民们的温饱问题。连续三年,他的家庭农场成为南通市老区扶贫协会的扶贫企业,帮扶贫困户126户,使316人摘掉贫困帽子,先后荣获20多项国家省市县奖项。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坚持做久一件好事,便十分考验人的耐心与细心。而王海青主持的农机培训,恰是如此的一件公益善事。考虑到目标群体的文化素质水平,日常的公益培训采取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基地现场培训、上门一对一指导、开展草根课堂……在保证课程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了内容专业度与生动性的结合,让大家能听懂课、听好课。

“我企的目标就是带动老百姓致富,多年来,我们就一直在做脱贫的工作。”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不管是原材料上涨,还是市场环境复杂化,抑或是疫情阶段……一切都已经扛过来,王海青和乡民们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面对农业未来的发展,王海青表示形势仍然严峻:“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大环境不是良性的。”新一辈的年轻人对这一行业不了解,更没有人选择来深入了解,因此,农业发展缺少新鲜血液,行业难以及时跟上时代步伐,面临的风险更为巨大。王海青对自己的技术十分自信,期待有更多年轻人能进入这一行多多尝试,王海青表示,身处其中和身处其外所看到的风景是各不相同的。

同时,王海青还提到我国机械化农业发展在国际中的基本状态:“相较于部分国家农业的常态式自动化,我们肯定是有所差距的,而我们也十分愿意在这一方面上不断努力。”平日里,王海青也在不断地学习,通过参加诸多行业交流探讨,进一步完善每一个流程、每一处细节。期待有一天,在国际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舞台上,也能看到王海青一行人的身影。

(责任编辑:白梓)
相关新闻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华焦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备案号:豫ICP备2021029863号-1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