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时事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正文

四川蜀川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莹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23-05-16 15:40:05
导读:1985年,陈晓莹出生在革命老区将军县安徽金寨。毕业后,来到了人人向往的大城市“魔都”上海,陈晓莹在服装行业稳扎多年,并有所成就。

寸阴若岁待柳暗花明焕新颜 ,砥砺前行筑乡村振兴新华章

——访四川蜀川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莹

1985年,陈晓莹出生在革命老区将军县安徽金寨。毕业后,来到了人人向往的大城市“魔都”上海,陈晓莹在服装行业稳扎多年,并有所成就;因为一个人恋上一座城,陈晓莹成了“南江媳妇”;2012年春节的一次偶然机会,使她看见了自己内心的“世外桃源”,激起她心中的一片波澜;陈晓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原本稳定的事业,返乡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开始了药材的试种,2015年,成立南江三森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辐射了周边9个乡村,占地10000余亩,实现亩产值3.6万元以上,带领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康。陈晓莹的“田园梦”照进了现实,重绘了她的蓝图和人生轨迹。

传承民族瑰宝,葆有虔诚初心

巍巍浩大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璀璨,青囊之书流传,福祉人寰;岐黄之术佑护,泽润州邦;中医国粹,奇在经络藏象,玄秘幽黄。凡是能够流传数千年并沿袭至今的东西,一定有其独特的地方,甚至是拥有着伟大的智慧。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标识。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国中医药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根深蒂固,而将其发扬光大才能实现永恒的保留。

文明存续正在于留下根脉、守住灵魂。诸药所生皆有境界,每一味本草都有适应其生长的最佳境域,而中药谓之“道地”。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经验与智慧,与中药相伴相随,走过历史的漫漫长河,二者融合,成为世代医者守护华夏民族繁衍生息的秘方。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沉浮历练中守住初心,但陈晓莹坚持了下来。在巴蜀之地,培育与发展本草是从0到1的突破过程,因此,她选择亲自躬身种植、采摘培育,对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天地大美,唯有情之人方能不负,平和中渗透的匠心,是以柔克刚的力量。陈晓莹深知自己肩上承担着的责任,也相信本草在她这一代人手上,会焕然新生、发扬光大。

向上生长恰是韶华,奋楫笃行不啻微芒

陈晓莹的人生历程是“从大山走出来又回到大山”。在巴中市南江县云顶镇云凤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天麻、重楼和白芍等药材长势喜人。梳着干练短发、拿着锄头的陈晓莹熟练地穿梭在田间,跟大家一起忙碌。陈晓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远离城市喧嚣,潇洒悠然地建设着自己的事业,已然将梦想照进了现实。

做服装行业的12年里,陈晓莹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为学习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她将已步入正轨的服装厂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却去一家上市公司应聘,从小职员做到部门经理,轮岗学习生产、仓储、业务、采购等各个部门的管理模式,积累管理经验。陈晓莹的娘家紧邻安徽亳州,那里是“世界中医药之都”,也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基于优越的地势条件,2014年,陈晓莹准备租赁大面积的山地搞发展。然而此时,她的事业却出现了瓶颈。由于之前村里没有创业成功的事例,乡亲们有所顾虑,加上语言不通和外来媳妇的身份,初期计划便落了空。尽管如此,陈晓莹的决心仍然坚如磐石,一下拿出了30多万元钱,将300亩山地的30年承包费一次性交清。然而,一切不如预想得那样顺利,在2017年的收获季节,因为潮湿的下雨天和没有建烘烤房,陈晓莹所收获的药材全部霉烂,投资的近100万元打了水漂。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陈晓莹早已预想到这条路挑战多、风险大,但是她觉得,半途而废不是她的做事风格。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失败的原因。在家人的鼓励下,她重振旗鼓、从头再来。从2017 年冬季到2018 年春季,陈晓莹花了大半年时间,对土地进行了深挖深耕,在耕作中采用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并且修建了烘烤房、冷冻库。苦心人天不负,终于,陈晓莹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在2018年有了可观效益。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陈晓莹又把四周的荒山坡承包过来,使药材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并办起中药材初加工厂,2021年,合作社实现营业额600多万元。在陈晓莹的带动下,云凤村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已辐射到正直、红光等周边9个乡镇,种植总面积达1万余亩,平均亩产值在3万元以上,先后涌现出中药材种植大户80多户,带动600多个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陈晓莹曾与四川省南江县委常委、副县长汤碧荣讨论金丝皇菊种植技术,为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她分享道,优质的土壤是中药材繁育的基础,因此,土壤的质地、含水量、营养、酸碱度、微生物等各方面都要把控,此外,农残和重金属污染程度,也是影响中药材品质好坏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质量,她把整片荒山都“翻过来”,重新开垦了一遍。这是个大工程,为了赶上第二年春耕,陈晓莹和村里的几个帮手从秋天开始动工。荒山距离村子有两小时车程,为了节省时间、早日投产,他们在山上建了个临时落脚点,供中午吃饭休息。地无三尺平的大巴山,经常狂风呼啸、飞沙走石,陈晓莹的茅草棚随时面临着被夷为平地的风险,也搭了一次又一次。为了不影响春种,陈晓莹与她的团队“拼了命地坚持”。她说:“刚开始靠梦想,后面靠意志力,最后就是靠着那股斗志,我觉得我不能认命、不能服输,我还想带着乡亲们一起干出一番事业,让那些误解我的老乡看看年轻人的拼劲。”

乘风破浪振兴有为,云程发轫万里可期

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并不是陈晓莹的终点。陈晓莹接下来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是依托云顶茶乡国家级4A旅游景区的资源优势,做好“中药材+生态旅游”、“中药材+休闲养生”、“中药材+健康饮食”等多产融合项目,让更多村民走上靠“山”、靠“花”增收致富之路。陈晓莹带领团队打造了“原始山脉”品牌,凭借丰富的种植经验、完善的销售渠道,发展了中药材观光体验园区,形成了药膳药养产业链。作为产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新农人,陈晓莹和团队作为一支独特的内生力量,扎根于中国大地,连接乡土社会,传承和发扬中药材种植文化,并将其对接市场,展现出农村产业的开拓创新风貌。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指示,从“我自己也喜欢看中医”的亲切鼓励,到“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明确要求;从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到强调“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再一次把发展中医药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陈晓莹提到:“团市委、团县委很重视我们返乡创业青年,为我们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也为我们的创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她介绍说,团县委举办的青年创业大赛、全国“双创”周系列活动、“青创10万+”青年电商培训示范班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广泛涵盖了全市的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农村创业青年、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等群体,让大家都受益良多。

与此同时,陈晓莹也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一是实干兴邦、苦干兴业,在新形势下,坚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二是以身作则、做专做精。新发展阶段是新机遇,也是新的挑战,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在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发展优质道地中医药产业的基础上做细做强;三是紧跟时代,不断创新。通过不断地加强学习,打开广阔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资源,促进产业做大、做优、做全。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在陈晓莹心中,依靠产业脱贫致富还有更深的意义:“村里有了产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就会回乡发展,这样一来,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也解决了,一举多得。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乡村振兴以产业为基础,就能够推动社会整体和谐。”在村民心中,陈晓莹早已不是那个外嫁的媳妇,大家都把她视为村里的女儿,亲切地唤她“幺女子”。

陈晓莹心怀乡愁、返乡创业,因地制宜,投身中药材种植行业,致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并且致富不忘乡梓,带动乡亲在家门口就业,脱贫致富奔小康。在陈晓莹看来,乡村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青年人正是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眼下,在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奋斗中,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不仅需要资金、政策、人才,也离不开乡土文化的代代相传。陈晓莹以平凡躯壳,付出真情、带来感动,唤起乡亲“同心干”的心劲儿,托举起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她把青春倾注在希望的田野上,将人生奉献给乡村振兴的事业,把收获的喜悦藏进乡亲们的笑颜里。

时光几经流转,前进的号角鼓舞着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而今的我们,需要赓续脱贫攻坚精神,全力奔赴于乡村振兴征程之中。我们坚信,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仰观天宇,时间更加深邃;附身耕耘,未来无限可能。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担负新的历史责任,是陈晓莹这一代传承人的使命与担当,而未来,陈晓莹必将实现中医药材的规模化种植,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白梓)
相关新闻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华焦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备案号:豫ICP备2021029863号-1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