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时事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正文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胡倗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24-01-28 18:00:18
导读:盛世笔墨续文脉 ,方寸砚台做匠功—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胡倗

盛世笔墨续文脉 ,方寸砚台做匠功

——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胡倗

胡倗,湖南桃江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就职于《中国书法》杂志社,在《中国书法》《书法》《中国书法报》等专业刊物及各类论坛发表理论文章四十余篇,其书画作品参加各级展赛二十余次。胡倗深入理解中国书法大家精髓,广临名家字帖,数十年如一日地闻鸡起舞,临池不辍,锲而不舍,在艺术之路上,始终不忘初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将书法的风骨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用书法书写自己的绚烂人生。

深心素豪 , 纵观古今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缆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论语》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书法应忠墨道、厚书德、善翰仁、诚至艺;文以载道,书以载文,书法是艺术,是心灵与情感相互交融结合的产物。学书不分先后,爱书不比高卑。从古到今,书法作为世界唯一、中华独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书法从载文载道,转为艺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周秦文化、晋唐书法,无不承载着时光变迁、朝代交替,却从没有阻止书法艺术的发展传承。书法作为艺术之道,是铭刻在每个华人心灵和脑海里的传统文化。国人对书法的情结凝于脑、固于血,亘古难变,胡倗便是其中之一。

胡倗是湖南益阳人,自幼天资聪颖,于求学路途中耳濡目染,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胡倗曾于云南大学精修书法技艺,后辗转东西南北多处历练品性,最终任《中国书法》杂志社任编辑一职。时代几经变革,胡倗相继辗转于多个行业之间,他的人生不断遭遇转折,但唯一不变的却是他对书法的热爱。他埋首于古代书法经典作品与经典著述之中,在书法史学研究和书法创作两个方向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凭借着出色的书学成果,顺利加入了中国书协。“汉字的一笔一划中,不仅有源远流长的文字发展史、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史,更蕴含着中国式独特的表达与思想精神。”恰如胡倗所说,在笔墨千年的汪洋中“取一瓢饮”,既能激发深蕴在华夏基因里未曾被时代磨灭的传统审美意趣,又能于笔法之美、结构之美、章法之美中提炼中华美学特色,激发民族文化自信。

书而优则篆刻。于上海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后,胡倗以深厚的书法艺术基础为前提,定下了研究“玺印学”的远大目标。在此后的五百多个时日里,胡倗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或教室里用功钻研与实践。读博的第一年,就发表了论文十二篇,其中《20世纪前期西泠印社及社员对古玺印的关注与研究——以黄宾虹对古玺印的收藏与研究为中心》《集古与学术理想——从陈介祺古玺印鉴藏与古文字研究来看》等文,已初步入构建系统理论的正途,其举办的个人书法绘画篆刻展览,作品形式、形制多样,有口皆碑。

胡倗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他的作品,不仅注重技法和笔墨的运用,更重视对书法文化内涵和笔墨精神的探索与探究。在胡倗看来,中华文化是最有“厚度”的文化。慨叹于北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江南水乡苏州园林的秀美、爱晚亭十里红枫的惊艳、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精美。胡倗认为,唯有中国汉字与书法能够将中国的大好河山淋漓尽致展现于世人眼前,并赋予其独特而丰富的意蕴。从小楷到行书,从草书到隶书,胡倗均有涉猎,并在遍临唐楷汉刻后,又深刻感悟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作品精髓。因此,胡倗的作品,不仅注重技法和笔墨的运用,更重视对书法文化内涵和笔墨精神的探索与探究。

汉字书法不断流变,不变的是胡倗“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思想本源。从醉心书法延伸至书法篆刻,胡倗以巍然屹立之姿促使文化沁润国人心田。作为书法艺术大家,胡倗先后编著有《敦煌遗书》《书法篆刻艺术之美》《盛世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书法大展作品集》《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书法》,其作品获誉颇丰。《20世纪前期西泠印社及社员对古玺印的关注与研究——以黄宾虹对古玺印的收藏与研究为中心》入选西泠印社第七届“孤山证印”学术研讨会;《隋唐楷书审美意象探析——由〈龙藏寺碑〉说开来》入选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隋唐刻石三十品新探;《文化自信与“致中极和”的书法文化》入选“入古出新——上海书法艺术探索论文征文活动”;《安国藏五十三字本〈泰山石刻〉考——兼论秦篆的艺术性》入选“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之三;《怀素〈自叙帖〉在成化、弘治年间的鉴藏情况考察》入选首届湖湘书风学术研讨会;《吴大澂任陕甘学政时(1873—1876)的金石椎拓活动》”入选第六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辑古与学术理想——从吴大澂辑古玺印谱来看》获中国印谱史与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三等奖;《苏轼儒学与书学观念的关系》入选第三届眉州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苏轼书法与绘画研究;《从〈嘉祐石经〉看宋仁宗时期篆书的兴盛》入选全国宋代碑刻论坛;《沙孟海书学思想的生成——从回风堂问学(1920—1922)说起》入选“第二届沙孟海学术研讨会”;《“贵本色”“贱相色”晚明书家的学古意识——以对怀素书风的认识与接受为例》入选“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碑学、帖学与绘画的碰撞——潘天寿书法艺术及思想探析》入选“民族翰骨:潘天寿与文化自信——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杭州论坛”;《书法“工”“拙”与道德的遇见——从苏轼评述“君子”“小人”“工”“拙”与书法的关系来看》入选“2017当代书法批评苏州论坛”;《上海图书馆藏〈龙藏寺碑〉考述——兼论其书法艺术价值》入选“《龙藏寺碑》与楷书发展学术论坛”;《钱南园书风在云南的传承谱系——云南清代书法教育的现象考察》入选“首届全国陆维钊书学研讨会”。

挥笔之间 , 斯文在兹​

胡倗的书法作品有着名家的大气和风范。其作品布局严谨,行云流水,笔力劲健,功力深厚,线条刚柔相济,墨色浓淡相宜,将书法的风骨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书作注重内涵,点画从之。对书法气质修养精攻,形式技法次之。用丰富的线条表现形式,大小正侧,疏密虚实,枯润浓淡变化出自己的特色。其书法作品大气方舒、纵横开阖、宽博恢宏;行笔果敢大胆、纵横肆意、震撼视角。

“普天之下,老幼成年皆学楷,成就者少之”可见楷书之难之艰,地位之高。“点”的高峰坠石,“横”的千里阵云,“竖”的万岁枯藤,“撇”的陆断犀牛,“捺”的崩浪雷奔……楷书是实实在在的功底,点化构成,起承转合间都蕴藏着性情,风流雅致的楷书,绝非一朝一夕所成。观胡倗楷书,纵横紧结、繁密构图,近观则字字独立、内松外紧。其书法生机勃勃,顺应自然规律,从不计较用笔技法,才有自然有力、顾盼呼应、合乎法度、墨迹入纸、古朴凝重、遒劲苍润、章法自称、汇通古今的楷书作品。如果说,胡倗的楷书有着力透纸背的飒飒风骨,那么行书则飘散着金戈铁马外的凛凛凉气。胡倗行书以二王、米芾筑基,糅以苏东坡、黄庭坚等字形与笔意,不仅做到了“取法乎上”,而且其书作的精密程度与格调是与日俱增的。观胡倗行书,那种“爽爽的风气”扑面而来。这与他取法“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右军书风密不可分,与他取法“八面出锋,风樯阵马”的米家风度渊源有自,更与他不断强调书写的法度与技巧关联密切。

胡倗在书法创作上,不仅一脉相承古法结构规矩,还深谙“学我法者生、学我形者死”的道理。其作品师古却不泥于古,在创作中体例规范、法度严谨、组象巧妙,运笔流畅。既遒健潇洒、又隽永清新,更深解书法形、神、韵的融合,对书法中“五韵”的掌握运用精湛纯熟,在当代书坛别具一格、独有风貌。根据纸张的不同材质,胡倗还会考虑到章法与纸张的形制协调。创作前,他首先理解研读禅诗,在吃透每段诗文句意的基础上,跃出简单化、毛笔抄写诗文的复制行为,以观念引领书写,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自觉创作状态,再将这份对古人禅诗文本的今释与阐发注入书写,如此古诗文的新意义就在书者释读与书写经典文本的交融互动中诞生。

笔承其道  ,浓墨觅光

一横一竖,书写汉字的烟尘与风雨;一撇一捺,笔尖流动的厚重与飘逸;一笔一划,藏着世间万象的墨韵芳华。如今,胡倗已经在碑学、帖学两个维度均取得了令人望其项背的成就,但他仍旧持之以恒,学古不倦,沉潜于古代经典碑帖中,向着中国书法最深刻、最本质之处探源、漫溯。正如司空图《诗品》所云:“俯仰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胡倗的书法作品里,有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赓续不息的古今一脉,有活泼创造的自然新意,也是多年来顿悟参得、心手相运、整合统一的“自然”风格,使得胡倗能在书写瞬间将技法、心境、才情都一一整合相契,自成一派,向更深邃的历史与文化踱步而去、思索而行。

承前人之路,开后者之先河。对于胡倗来说,书法研习是一条漫长的道路,用笔写字,炼神炼心,越觉书法的高深。“书法不仅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基本载体,还包含生命美学方面的内容,让我们静心、修心、养心。”当笔端绘就山河气象,文墨铸就时代壮歌,胡倗以坚定丹青承文脉之志,聚焦书法艺术作品,以书法艺术展现中华民族瑰丽文化,怀揣着深厚的学术情怀与探索真理的激情与勇气,在嶙峋苍岩间书写华夏民族的坚毅风骨,在挥斥方遒间泼墨时代的挺拔傲骨,在简练清雅间流传艺术的超脱从容。未来,胡倗仍将抱有书法艺术家应有的坚守,匡正优良文化基因与文化传统,书写“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精研中国书法艺术之美,为当代书法篆刻学术界及艺术界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以美好心灵,一笔一划书写成中国艺术,以一刀一刻,汇聚成华夏章法。胡倗对艺术理想的追寻心力,一如既往地严谨与密实,其笔墨艺术表现出的诸多思考与实践,彰显出其非凡的专注力与表现力。感受铁钩银划的魅力,渲染笔走龙蛇的气息,胡倗在淡泊的书法艺术中激荡着人生豪情,在宁静中默默全力以赴,终能积蓄起内心澎湃的力量,以独具风格之笔书写华夏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责任编辑:白梓)
相关新闻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华焦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备案号:豫ICP备2021029863号-1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