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青年学者们荟聚云端研讨《普及美学传播学》。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主办,普及美学公益基金会承办。这是今年继5月举办《普及美学原理》青年学者研讨会、8月再度举办《诗剧 普及美学原理》青年学者研讨会后,举办的第三场普及美学相关议题会议,故而今年也被誉为“普及美学年”。因应建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总体性要求,邱伟杰研究员开拓在前,首倡普及美学,提出“本来美”概念,在整体上勾绘普及美学学科建设蓝图在前,青年学者刘浩冰在普及美学分支学科方向接续前进,推出《普及美学传播学》新作,立足于中西方学问发展的高度,探寻西方舶来之学传播学科的中国美学本源性发展基础,做出了中国本土性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建构的进展性探索,引发各界热切关注。会议首先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致辞,学科带头人邱伟杰在总体上述论普及美学及未来发展,作者刘浩冰陈述普及美学传播学的缘起与新突围。会议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易冬冬全程主持。
普及美学传播学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是学者们率先关注的议题。《先进辑刊》主编冯庆认为,普及美学传播学所带来的,与其说是天道如何显现的知识与方法,不如说是对“传播”在今日所遭遇的本质性难题的提出,恰恰引致了我们以传播光大“本来美”来贯通天道秩序的路径思考。暨南大学刘维邦称,普及美学传播学以天命之自性普现来普摄万物,并以此性之内在品质及其成长为主要内容,将传统的天人之学与体用逻辑通过“自性本美-万物皆媒”的路径延伸至当下的生存处境与学术语境,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与转化性创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张南称,普及美学传播学自觉抛弃了以西方知识作为逻辑起点的思路,重返中华文化之源,重思中国现实之问,为扭转长期以来中国问题沦为西方理论之案例佐证、思想佐料的窘境贡献了一己之力。清华大学陆纪君称,普及美学传播学建构中凸显出深厚的历史底蕴,深挖不为学者关注的中西美学的历史根基,同时注重美学观念史的梳理。易冬冬称,该书涉猎学科广泛,但其所涉学科的发展都是指向人本来的存在方式复归和“本来美”的成长传播,极具启发性意义。
普及美学传播学的现实应用与未来发展是我们当下不容回避的议题。如今先进数字技术的应用,利弊两面凸显,清华大学耿弘明称,普及美学传播类型对当下很多既有的传播框架形成了更新、互补和对话效应,都是学界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领域。南开大学周培源认为,技术与美并非是割裂的,都能指向“本来美”的传播光大。《中国图书评论》尤宇翔称,花粉型传播关乎人的性情,也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与精神贯通相联,深含“风姿花传”的意蕴。中国政法大学祖昊认为,我们当下社会关于“美”的元素处于建制化和非建制化之间,而关于“美”的传播,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首先要努力尝试维系、扩大“美”传播的非建制空间。让“美”自在地游弋起来,永葆它的自然性和纯真活力,本质上仍是源头性基础“本来美”的光大传播。吉林师范大学陈莹从出版学的维度剖析,认为普及美学传播学的研究有助于中国特色出版学科的建构,以个人品质的内在成长将驱动出版学高质量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刘白芊称,普及美学传播学启发我们对西方学者提出的“以物为研究对象”这一哲学观点做出了深刻反思,尤其是当下我们身处元宇宙时代,更加启发我们思考人本身。北京大学杨儒称,普及美学传播学包含了跨文化国际传播的潜能,当今国际传播的研究多注重战略、策略,普及美学传播学则能够从个体“本来美”传播光大的角度提供本源性理论基础。
会议期间,青年学者们围绕普及美学传播学相关问题思考深入,论点精彩纷呈,刘浩冰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出了回应。大家积极互动,一致认为立足本来美,传播光大本来美,就是未来美发展的方向。研讨会结束后,大家仍然意犹未尽,期待再度聚首探研普及美学相关议题,为中国自主的话语体系、知识体系的建构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