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时事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揭开面纱 年底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8-10-24 08:01:35
导读:  我国空间站核心舱揭开神秘面纱  年底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本报西安10月2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记者从今天举行的第五届载人航天(国际)学术大会上获悉,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以1∶
  我国空间站核心舱揭开神秘面纱
  年底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本报西安10月2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记者从今天举行的第五届载人航天(国际)学术大会上获悉,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参加第十二届珠海航展,这是我国空间站工程首次对公众开放。此举旨在展现载人航天最新科技成果与发展理念,也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当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披露中国空间站的设计详情:中国空间站额定乘员3人,乘组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
  其中,核心舱轴向长度16.6米,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3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两个停泊口。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停泊口用于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另有一个出舱口供航天员出舱活动。
  生活控制舱又分为大柱段和小柱段,大柱段直径4.2米,小柱段直径2.8米,主要用于空间站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以及航天员生活,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够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
  郝淳表示,中国空间站总体方案优化,采用转位机构和机械臂结合的方式,进行舱段转移、对接,在航天员和机械臂协同下,可以完成复杂舱外建造和操作活动;建造规模适度,预留了舱段和舱外载荷平台扩展能力,最大可扩展3个舱段;设计新型平台装载大型光学设施,开展巡天和对地观测,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必要时可停靠空间站进行维护和补给,开辟了分布式空间站体系架构的创新模式。
  截至目前,载人航天工程全线正在全面开展空间站研制建设,各主要系统均在按计划进行初样研制,核心舱将于今年年底转入正样研制阶段。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组装建造。
  据介绍,载人航天学术大会是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是载人航天工程领导和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为加强载人航天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推动工程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前四届分别于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在浙江杭州、湖南长沙、四川成都、黑龙江哈尔滨举办。
  此次大会首次以国际会议形式召开,共征集主题论文176篇,邀请了15位业内外专家就载人航天未来发展、月球探测、能源、材料、商业航天等方面作主题报告,杨利伟、王亚平、Ulrich Walter(德国)等中外航天员还将与西北工业大学青年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10月24日 01 版
(责任编辑:白梓)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华焦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备案号:豫ICP备2021029863号-1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