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时事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火锅吃出“奶白”色血液,生死一线间,“全能战士”两次大营救!

   来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日期:2022-11-17 12:02:36

火锅、串串香、啤酒…这是游客们到美食之都——成都的“美食标配”,但如不加节制连续数顿这样“热辣搭配”,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后果呢?

24岁浙江游客李先生连续三年都会“打飞的”来成都吃美食。而今年,他差点因此丧命,起因竟是连续三天火锅、串串、啤酒,让他的“血液泛奶白色,尿液呈咖啡色”,最终被送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上演了两次“生死大营救”。

01血液变成“奶白色”!

尿液呈“咖啡色”!

26岁患者生命垂危

近日,李先生因腹痛难忍到了市二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医生积极治疗,病情仍迅速恶化,出现了休克、呼吸困难的症状。当常规治疗手段不能缓解症状时,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成为了“救命”的最后保障!

“快,转往ICU!”

李先生的诊断和治疗在ICU进入了“快车道”,在专业详细的检查下,发现李先生的血液标本基本看不到分层,完全成了“奶白色”,小便明显减少,呈现“咖啡色”。

再一测血标本主要检验数值,医生更是吓了一跳:

胰腺淀粉酶为3025U/L(正常范围是35-135U/L);

脂肪酶为1850U/L(正常范围是13-63U/L);

甘油三脂达到惊人的131mmol/L(正常范围是0-1.7mmol/L);

肌酐为526umoI/L(正常值男性是53-106umol/L);

动脉血氧分压仅为50umoI/L(正常值是80-120umol/L)。

数值严重异常!胰腺淀粉酶、脂肪酶均为正常上限的20多倍,说明胰腺组织严重损伤;甘油三脂约为正常值的80倍,是严重的高脂血症;肌酐约为正常值的5倍,出现了急性肾功能衰竭;动脉血氧分压也明显降低,呼吸费力,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这些指标表明李先生的急性胰腺炎已经并发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已进入危重阶段,据悉,此种情况死亡率可达80%以上。

此时的他,与死神只有一步之遥。

02

两次大抢救

从 “鬼门关”抢回一条命

市二医院重症医学科虎琼华主任立即组织医护团队,争分夺秒,基于先进的诊疗设备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李先生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案。

第一步:解决休克问题

李先生已经出现了休克、呼吸困难,ICU的医护人员用了多种手段,帮助他休克复苏。

为了实时判断和评估复苏的有效性,及更好的把控复苏起点和终点,保证心输出量及大循环的稳定,团队在床旁重症超声的基础上,迅速启用PICCO监测,实现精准治疗。

同时,为了避免微循环复苏不到位及过度复苏对器官及组织的损伤,采用了舌下微循环技术,密切监控微循环的灌注情况,保证治疗更深入。

第二步:解决胰腺炎继发的ARDS

其次,针对李先生胰腺炎继发的ARDS,科室在机械通气的第一时间采取了严格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病程中除了呼吸力学的监测,更是启用了胸阻抗断层成像仪实时、直观、动态观察肺充气的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实时调整呼吸机支持参数,最大限度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同时,针对患者高脂血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立即进行血浆置换联合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清除体内蓄积的脂类及其他毒性物质,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

第三步:解决肠麻痹问题

对于胰腺炎患者来说,缓解肠麻痹及随之带来不断加重的腹痛腹胀是核心治疗之一,重症医学科积极联合多学科想法设法为患者恢复肠道功能。

中医科开出了导泄中药方,在李先生腹部敷上促进肠道蠕动的中药制剂,并注射了能加速胃肠道蠕动的药物;消化内科胃镜室在床旁为李先生放置了空肠管,使导泄药能够直达肠道,增强了导泄效果。一系列治疗手段使李先生的肠道终于动了起来,肠麻痹明显缓解。

经过两周的治疗,李先生的各项指标得到了改善,肚子也不痛了,呼吸机也成功撤掉了。

正当大家松了一口气时,李先生突然出现了持续高热,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原来是胰腺坏死严重继发了感染,引起了败血症

虎琼华主任带领医护团队又再次对他实施抢救,先是对感染造成的腹腔大量积液进行穿刺引流,同时,抽血做了病原菌全基因测序,很快确定了病原菌,用上了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李先生的情况又一次稳定下来。

在后续的治疗中,重症医学科又请来了康复治疗师,共同对李先生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李先生不仅逐步恢复了饮食,开始了下床活动,甚至看起了电视剧,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最终,他成功转入到了普通病房。

03

救命的背后是“实力+努力”

年轻的李先生能够捡回一条命,和ICU的规范化诊疗、精细化管理、医护有效配合、以及医院的多科协作分不开。

重症患者往往存在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特点,起病急、进展快,因此ICU的医生个个都是“全能战士”,不仅精通内、外科的专业知识,还对各种仪器设备了如指掌:无论是各种型号的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还是血液净化仪、除颤仪等医疗设备都运用自如,更要具备快速应对病情变化的能力,高效地进行患者管理及安全转运,精准地施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ECMO治疗等技术。

同样,ICU的护理人员除了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操作,做好患者的病情监测以外,还需要24小时地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积极有效地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等。

————“探科”分界线————

ICU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科,收治的各类重症患者与各种有高危因素的手术后患者,给予精准有效治疗。

每家医院的ICU都有扇厚重的门,门外是心急如焚的家属,门内是不停奔走的ICU医护人员,如果说普通科室是治病,那ICU就是救命!而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有了一个个生命奇迹的诞生。

接下来,就带着大家走近市二医院的ICU,盘点下科室有哪些“硬核技术”和“特色服务”。

名科名片

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66年,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全院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中心。目前科室两个院区共有床位60张,含负压病房一间,年收治患者2000余例,共有医护人员140名,其中医生35人,护理105人。

科室现在有心脏重症、神经重症、产科重症、神经重症等亚专科,收治的患者主要包括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脑血管病、严重创伤、各种大中型手术后等,特别是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大面积烧伤及严重表皮松解综合征等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科室对于危重病人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严密监测及强化治疗,以期能迅速阻止病情的恶化,为原发病的治疗和最终康复创造条件和赢得时间,大大提高了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其重症患者综合抢救水平,已达到西南地区先进水平。

特色技术

ICU的患者大多数不能自主表达,而且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迅速,所以对于病情的及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该科开展的监测及检测类技术有胸阻抗断层成像、舌下微循环监测、量化脑电图、食道压监测,无创心排监测、PICCO监测、经皮氧二氧化碳监测、重症床旁超声,POCT(血气分析/心肌酶/BNP)等。

ICU的患者常常多器官、多系统病变,所以对于治疗技术的全面性要求很高,目前科室开展的特色治疗类技术有纤维支气管镜、经皮气管切开、IABP循环支持、临时起搏器植入、ECMO、血液净化、血液灌流、血浆置换、DPMAS等。这些技术已经成为科室抢救危重患者的有效武器。

1.胸阻抗断层成效成像技术

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监测的新技术,胸阻抗断层成像仪可在床边实时、直观、动态、持续观察肺通气情况。该技术尤为适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在优化呼吸支持方式及呼吸机参数设置方面有及其关键的作用,最大限度实践了ARDS患者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2.全自动循环机械通气

其主要通过对患者气道压力、肺顺应性、氧饱和度及呼出气二氧化碳的监测,自主调节分钟通气量,在保障通气量的同时,避免因人为调节导致的气压伤及容积伤等机械通气常见相关肺损伤。另外,该呼吸机还可以进行肺可复张性评估,避免盲目肺复张所致继发性肺损伤。

3.舌下微循环监测

通过舌下微循环进行床旁实时、动态、持续观察微循环状态,评估微循环状态及障碍类型,结合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床旁超声、连续心排量监测等其他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更好的把控复苏的起点和终点。

4.床旁量化脑电图

能随时记录患者发病时脑功能异常情况,能够协助鉴别痫性与非痫性发作,尤其是能够发现非惊厥性病性发作,能够敏感地发现脑功能变化,并据此在临床征象变化之前做出好转或恶化的判断,还能够早期预测昏迷患者的预后,并据此提供医疗决策依据。

特色服务

1.做精做细,为患者提供全程服务

有很多患者家属会有疑问,在ICU病房内,医护人员是怎样照护患者的?在市二医院的ICU,平均每张床位有0.8名医生、3名护士照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医护人员会及时监控患者病情发展,24小时不间断的严密监测及精准治疗。

尤其是护理人员,病房都是重症患者,无自理能力,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护理人员除了常规的护理治疗,还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做好气管插管、调试呼吸机、深静脉置管、留置胃管、尿管等,更需要帮助照顾患者洗头、洗脸、洗身,反复地翻身和擦拭身体,定时地拍背吸痰、处理大小便等。

在ICU病房,有许多患者意识清楚但不能说话,为此,科室也提供了便利患者的服务,有“一指明”画册,护理人员可给患者翻看画册,上面有图文版的明确需求如口干、翻身等,患者可以用手指出需求;在床旁还有手摇铃,患者可以通过摇铃及时呼叫医护人员;病房还提供了眼罩、耳塞等,帮助患者睡眠。

2.畅通探视途径,让家属更放心

ICU病房里都是危重患者,患者自身抵抗力比较低,家属陪护容易增加感染几率,因此一般不允许家属陪护。

但是为家属畅通了探视途径,可以通过医院的可视电话,了解患者情况。在疫情期间,为了方便家属探视,还专门开通了探视专属微信,家属可通过手机视频与患者沟通。

3.与康复科联合,让康复前移

ICU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联合康复科为重症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计划,促进患者早期活动、减少肌肉萎缩、改善肌力和身体功能。

4.引入中央监护系统,让病房更“智慧”

中央监护系统除了可以显示患者床旁监护信息外,还能显示患者的呼吸机条件以及液体的出入量。在医生的手机端也能随时查看患者的化验检验,医嘱情况等,做到了即使不在医院也能及时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利于患者的全程管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中央监护系统

医生手机端显示患者情况

5.邀请北京协和医院王小亭教授指导诊疗,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资源

ICU邀请北京协和医院的重症医学届大咖王小亭教授(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评选的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定期进行科室查房,还能远程会诊,这不仅提高了科室的治疗水平,还能使患者免费享受北京协和医院优质的诊疗资源。

————“探科”有话说————

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家医院的整体救治能力,了解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后,我相信很多人跟小康妹儿一样,对市二医院的信任又多了几分。

要选择在这里挂号就医,可关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服务号”或者在微信搜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小程序哦!

 

(责任编辑:白梓)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启事 | 免责条款 

版权所有:华焦网
免责声明:转载本网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 请联系本网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备案号:豫ICP备2021029863号-10

回到顶部